欠下166亿巨债,82岁港娱大佬“割肉求生”

zhq 2025-07-07 阅读:16 评论:0
  来源:环球人物   这场危机,   英皇将如何应...

  来源:环球人物

  这场危机,

  英皇将如何应对?

  作者:王喆宁

  42年前,杨受成遭遇第一次重大商业危机。当时香港楼市崩盘,他被汇丰银行清盘,欠债高达3.2亿港元。但他并未倒下,仅用3年时间就还清债务并赎回产业。

  42年后,他再次面临资本市场的严峻考验。2025年6月30日,一份审计公司报告显示,其旗下上市公司英皇国际有166亿港元(1港元约合0.91元人民币)的短债逾期。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单日一度暴跌15%。

  这场危机,82岁的杨受成将如何应对?

  危机早有预兆?

  前不久,英皇国际公布了2024—2025财年全年业绩公告,其中全年总收入达13.76亿港元,同比增长41.5%。但相较于上一财年,亏损由20.28亿港元增加到48.4亿港元,增幅高达138%。

  根据审计公司近期发布的报告,截至3月底,英皇国际账面显示有166亿港元银行借贷已逾期或违反相关条款,可能触发立即偿债要求,进而构成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疑问。

  消息一出,英皇国际股价暴跌,英皇系个股也几乎全线大跌。

  7月2日,英皇国际股价一度低至0.199港元。

  英皇集团表示,收入增加但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所投资地产的公允价值出现亏损,而且香港商业租赁以及写字楼市场的需求也持续低迷。

  为应对危机,英皇国际正在与银行协商财务重组,计划出售部分地产,利用租金收入来筹集资金,同时强化现金流管理、削减运营成本,以改善资金流动性状况。

  英皇亏损的伏笔可以追溯到几年前。2022年底,英皇娱艺影院全面终止业务运营。该公司在上海等地经营有7家影院,因长期承受财务重压,且净负债高达1.8亿港元,最终申请破产清算。

  在影院业务崩溃后,英皇国际却在2023年斥资近50亿港元,大举买入地产。2024年,英皇国际又以19亿港元买入了中环公寓,但其出租率不足40%,租金收入连贷款利息都覆盖不了。

  面对债务压力,公司被迫“割肉求生”低价抛售大量地产:香港维港峰商铺从2.4亿港元降至9288万港元、广东道项目仅7980万港元就贱卖,伦敦牛津街的写字楼也以1.1亿英镑的腰斩价抛售。

  然而,这并未救英皇于水火之中。

  从钟表店发家

  在香港,杨受成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1943年,他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祖籍广东潮州。父亲以修理钟表为生,靠着勤劳和手艺,撑起了这个家,也在杨受成心中种下了经商的种子。

  上世纪60年代,杨受成开始在父亲的钟表店里帮忙,并展现出商业头脑和社交天赋。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守店模式,而是主动出击,穿梭于码头、机场,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家表行,还与导游、酒店服务员合作吸引客源。

  这一系列大胆创新的举措,让表行的生意蒸蒸日上,短时间内便赚到了100万港元。

  杨受成帮助父亲经营钟表店。

  赚到第一桶金后,杨受成将目光瞄准了欧米茄、劳力士等国际名表的分销权。当时,这些名表品牌对经销商的实力和信誉要求极高,杨受成的小表行根本不在其考虑范围内。

  但杨受成没有放弃,一次次地拜访名表企业负责人,最终用真诚和决心打动了他们。他先是拿到了天梭表的代理权,而后又凭借出色的销售业绩,陆续获得了欧米茄、帝舵和劳力士的分销权。

  1965年,英皇钟表珠宝公司正式成立,杨受成又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1973年,他把钟表珠宝及地产项目整合,以“好世界投资”的名义成功上市,随后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

  短短几年间,“好世界投资”旗下拥有了25个地产项目,杨受成的财富迅速积累,成长为香港商界新星。

  年轻时的杨受成。

  然而,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莫测。1983年,香港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房地产价格暴跌。杨受成的“好世界投资”遭受重创,资产大幅缩水,负债高达3.2亿港元。一夜之间,他从亿万富豪沦为“负翁”,豪车、豪宅被银行收回,曾经的朋友也纷纷疏远。

  面对巨大挫折,杨受成没有一蹶不振,在别人的建议下,他远赴中东地区的科威特炒外汇。在异国他乡,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研究市场行情,分析投资策略。凭借着天赋和努力,他在两三年内就赚得一两千万美元。

  1985年,香港经济开始复苏。杨受成抓住机遇,向加拿大皇家信托银行借款4000万元,再次投身房地产市场。这一次,他更加谨慎,稳扎稳打,逐渐积累起雄厚的资本。

  上个世纪90年代,杨受成敏锐地察觉到娱乐产业的巨大潜力,接手了朋友的飞图娱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英皇娱乐,进军娱乐圈。

  英皇娱乐培养出谢霆锋、容祖儿、Twins等一批知名艺人。此后,英皇娱乐不断发展壮大,涉足电影制作、唱片发行、艺人经纪等业务,成为华语娱乐圈的重要力量。

  港片能救英皇吗?

  在华语影坛,英皇公司在港片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21世纪初,英皇以港产警匪片和动作片为突破口,推出过一系列兼具票房与口碑的佳作。其中,2004年的《新警察故事》将青春、动作与警匪元素巧妙融合,令人眼前一亮;2005年的《神话》凭借宏大的历史背景、浪漫的爱情故事以及精彩的动作场面,成为商业片经典之作。

  《新警察故事》剧照。

  英皇电影的野心不止于此,它还积极参与各类影片的投资与制作,不断拓展港片边界。比如,英皇曾投资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为华语电影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中国内地合作推出的《红海行动》《长津湖》,也帮助港片获得了题材的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观众的观影偏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格局也随之改变,一些传统的香港警匪片开始“票房失灵”,而香港电影界的人才培养则陷入停滞状态。英皇电影也未能幸免,英皇文化产业公司甚至出现巨额亏损。

  杨受成(左)与旗下艺人谢霆锋。

  谈及英皇电影的发展前景,一位电影从业者对环球人物记者说:“短期看,目前电影市场政策开放,英皇影院布局完善,这些优势将支撑其业绩。但英皇集团其他板块的负债可能影响现金流,间接制约影视投资规模。”

  公开财务数据显示,在集团的业务结构中,文化产业的利润贡献占比不高,仅占集团总收入的5—10%,远低于地产及金融。据统计,英皇国际的地产主要集中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英国三地,其中香港地产占比近80%,且集中于黄金地段,保值率高,增值空间大。

  一边是“烧钱”的影视,一边是难以快速变现的固定资产,如何盘活现金流,才是杨受成的当务之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