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的五年,或许将决定韩国的国运

zhq 2025-06-05 阅读:232 评论:0
6 月 4 日,李在明在国会宣誓就职,正式成为韩国第 21 任总统。这位韩国进步派的领军人物,长期主张 " 实事求是 " 的外交哲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棋局中,尤其是中美博弈不断加剧的当下,李在明明确反对盲从与对抗,强调 " 国家利益至上 "...

6 月 4 日,李在明在国会宣誓就职,正式成为韩国第 21 任总统。

这位韩国进步派的领军人物,长期主张 " 实事求是 " 的外交哲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棋局中,尤其是中美博弈不断加剧的当下,李在明明确反对盲从与对抗,强调 " 国家利益至上 "" 要在巨人之间找到生存与腾挪的空间,做一名沉稳的棋手,而非被动的棋子。"

在韩国政府最高权力交接的背后,更深层的问题才刚刚浮出水面:韩国是否迎来了一条不同于尹锡悦的外交路径?李在明又能否在中美夹缝之间,为韩国谋出一条 " 不当棋子 " 的生路?

接下来的 5 年,将是对他战略智慧、现实主义胆识与政治定力的终极压力测试。从对华姿态到对美妥协,从半岛和平到大国博弈,李在明给出的答案,或将左右韩国的战略命运。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 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约占韩国 GDP 的 15%;同时中国也是对朝鲜半岛局势具有根本性影响力的 " 近邻中的近邻 ",地缘份量远非旁支末节。而依托于与美国之间的同盟,是韩国长期安保体系的核心支柱,是韩国威慑朝鲜、构建自身战略防御的重要一环。

一边是经济命脉,一边是安全依赖,李在明要面对的,不只是两大强权的博弈,更是韩国自身命运坐标的重新定位。作为国家元首,李在明面对的最大难题,正是如何在中美两艘 " 战略巨轮 " 之间,维持韩国 " 一叶扁舟 " 的灵活与平衡。

李在明的答案或许可以总结为八个字:不卑不亢、有所保留。

一方面,面对美方在台海、" 印太 " 战略、技术同盟等问题上的不断拉拢,李在明并不愿意让韩国卷入美国所主导的区域对抗与冲突。5 月 18 日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李在明表示,考虑到国家利益,韩国没有必要深度介入台海问题。5 月 29 日,根据美国《时代》杂志刊出的专访内容,李在明再次被要求就 " 若台海生变韩国是否会介入 " 进行表态,李在明避开正面回答,反讽道:" 当外星人即将入侵地球时,我会思考这个问题。"

这一略显轻佻却又意味深长的回答,其实划出了一条界限:台海不是韩国的国家利益,更不会是韩国应当承担风险的战场,韩国不会卷入美国所主导的域外纷争。相比前任尹锡悦甘当 " 印太棋子 ",李在明选择 " 战略沉默 " 与 " 模糊克制 ",不轻易表态支持 " 印太战略 " 中针对中国的部分。

正如他在就职演说中所言,他将展开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实用外交,从务实角度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李在明或许更倾向于推动 " 中美韩三方合作 " 的可能性,比如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寻找共同利益点,而不是如尹锡悦一般热衷于加入 " 四方安全对话(QUAD)" 或 "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这些明显带有遏制中国意图的排他性阵营,将韩国拖入 " 新冷战 " 的同盟逻辑中。

李在明的外交关键词是 " 实用主义 ",而不是 " 价值同盟 "。

但另一方面,李在明也明白,过分疏远美国并不现实。他曾表明,实用主义外交的基础是 " 坚固的韩美同盟关系 ",并强调深化韩美日合作的重要性。面对国内保守派对其 " 亲华反美 " 立场的质疑,以及来自美国方面的结构性压力,李在明也不得不释放出平衡信号。

他在接受《时代》杂志专访时就谈到,超过 2.8 万名驻韩美军在美国的对华遏制策略中 " 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时指出特朗普政府试图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是 " 向中国施压的手段 " ——这既是现实主义的表达,也是对华盛顿的示好。

尽管李在明在就职演说中强调韩美同盟的重要性,但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在最新报告中所警示的,韩美关系目前正面临 " 静悄悄的危机 "。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摊、美韩贸易协定重新谈判,甚至部分驻军撤出等议题正在被特朗普政府重新提上日程。李在明执政之初,首先要面对的不是来自美国盟友的 " 握手 ",而是新一轮加征钢铝关税的最后通牒,这无疑将成为李在明处理韩美关系的 " 开局难题 "。

李在明或许无意削弱韩美同盟的根基,他将继续支持驻韩美军存在,参与联合军演等传统合作机制,以此稳固同盟基本盘。但不同于尹锡悦 " 按照美国的节奏起舞 ",李在明更可能在战略细节上 " 踩刹车 " 而非 " 踩油门 ", 会对美国的某些要求更有所保留,尤其是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采取谨慎模糊的态度,避免韩国被裹挟进一场无法抽身的地缘对抗。

简而言之,李在明奉行的将是一种 " 骑墙 " 式的战略平衡,甚至是一种 " 非对抗性联盟 " 的尝试:既不过分疏远美国,也不过度刺激中国。美国是韩国安保的支柱,中国则是不可替代的经济伙伴。拒绝站队,现实使然。

但现实也并不宽容。在特朗普二次执政、全球战略裂谷加剧的当下,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外交模糊空间正被迅速压缩。

尽管如此,李在明的当选,仍为首尔外交带来了一次重新校准对美对华战略的宝贵窗口期。未来 5 年,他的政策取向将决定韩国能否在中美战略竞争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更具回旋余地的中间路线——在安全上维持与美国的联盟框架,在经济上稳步深化对华合作,在多边机制与全球治理议题中扩大自身话语权。

关键在于,李在明政府是否具备足够的政策灵活性与战略耐力,在盟友期待与地缘压力之间稳妥前行。若能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保持战略定力与政策连续性,韩国或许能够推动一种更具弹性与自主性的外交范式;反之,一旦失衡,则可能再次陷入 " 选边站队——代价外溢 " 的恶性循环,错失塑造韩国作为地区中等强国新角色的历史机遇。

作者丨张思南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郭永佶

审校丨杨颖

监制丨李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