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之形:古代中国的象喻和修辞”国际学术会议纪要

zhq 2025-05-30 阅读:283 评论:0
2025年5月24至25日,香港岭南大学成功举办了以“观念之形:古代中国的象喻和修辞”(“Contemplating the Figures of Ideas: Imageries, Metaphors, and Rhetoric in P...

2025年5月24至25日,香港岭南大学成功举办了以“观念之形:古代中国的象喻和修辞”(“Contemplating the Figures of Ideas: Imageries, Metaphors, and Rhetoric in Premodern China”)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由岭南大学中文系与环球中国文化高等研究院(AIGCS)共同主办,同时得到香港研究资助局(RGC)“杰出青年学者计划”(ECS)的部分资金支持。是次,共有17位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地区与北美、欧洲等全球各地高校或学术机构的前沿学者云集岭南,同襄盛举。围绕此次会议主题,与会学者就古代中国意象、譬喻及各种修辞形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胜义纷呈的见解,分享并交流了古典文学、哲学、宗教、修辞学、思想史、物质史等诸学科领域的旧学新知。

会议于5月24日上午开幕,由岭南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及环球中国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蔡宗齐教授作开幕致辞。蔡教授代表中文系及高等研究院向与会学者致以欢迎,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此次会议主题的意义,同时介绍了岭南大学中文系及高等研究院同仁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与平台搭建方面的突出成就,并阐述了研究院“天下学问一家”的学术理念。会议召集人、岭南大学中文系顾一心教授亦对与会学者表达了感谢,并阐述了关于会议主题的初衷。

经过持续两日的学术交流,与会学者从多个学科维度及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探索了以下共识的可能性及其发展潜力:解读一种缔结为语言和观念的符号系统,要求我们加深对其内在的形象性(figurative nature)的理解;这种形象性构成了维系各种价值与意义生产及交流的重要美学资源,其本身即体现了语言、观念、符号与各种具身及文化经验相交融的多维本质和复杂历史。基于对上述思考方向的共同兴趣,会议共分为6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涉的议题,每一议题之下由2到3位学者就各自研究进行主题演讲,并随即开放问答和讨论环节。

第一场讨论会主题为“天文,人文与关联性”(“Cosmos, Culture, Correlativity”)。本场讨论以关于中国古典观念范式的某些基本假说为参考系,由香港科技大学Tobias Benedikt Zürn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程羽黑研究员、南京大学黄若舜教授依次演讲。三位演讲者的论文对相关议题在战国至西汉文献中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见解。通过析读《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等关键文本,三篇论文重探了早期思想中的天人之际与古今之变,以及这些议题如何通过关键意象、喻体以及不同层面的修辞“书法”得以展开。

第二场讨论会主题为“近取诸身”(“Taken from Bodies Herein”),取自《易》传中关于“象”之生成路径的基本设想之一,由岭南大学顾一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凌超教授依次演讲。两位演讲者均关注于早期至中古思想及文论中的话语形态和美学范畴,对内在于其中的具身经验及其文化属性进行了知识考古。论文结合空间、人体、文章、命理、社会学与文化资本等要素,探讨了这些要素在引譬连类之际的周旋和运动,以及其凝结为特定文化符号和具身情识的历史。

第三场讨论会主题为“阐释与再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本场讨论聚焦于古典思想及文论中的部分重要概念及其阐释史,由香港大学周博群教授、台湾地区“中研院”Zeb Raft教授与北京大学胡琦教授依次演讲。三篇论文考察了如“譬”、“喻”、“兴”、“转”、“文”、“道”等古近范畴在特定参考系下的名实和用法,同时亦探讨了它们与现代学术视野下的通用术语、概念工具以及各种语文现象之间的合同离异,丰富了古代修辞研究的理论和文献资源。

第四场讨论会的主题,“技艺、美学与人为性”(“Arts, Aesthetics, Artificiality”),在形式上与第一场遥相呼应。本场讨论聚焦于古典修辞实践中更为细密化的人为因素和技术原理,由华东师范大学徐俪成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寇陆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黑白教授依次演讲。三位演讲者对于六朝至唐代诗歌、言语及历史书写中的某些特殊修辞现象,尤其是其中技术性高度复杂但相关研究仍有欠缺的肌理性因素,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分析和阐释,并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理论建构。

第五场讨论会的主题“远取诸物”(“Taken from Things Thereof”)则与第二场构成互文,暗指《易》传中关于“象”之生成路径的另一基本设想,由塔林大学 Lisa Indraccolo 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吕家慧教授、香港教育大学商海锋教授依次演讲。在取之无竭的“物”之维度上,三位演讲者充分结合理论探究与文本分析之长,分别聚焦于动物、符瑞和月象三种意涵丰富的象喻类型,在从战国至唐宋的时间跨度内,揭示出这些修辞资源在不同政治、学术、文化与宗教语境中的规律和差异。

作为会议最后一场,第六场讨论会的主题更为开放和多元,由斯坦福大学肖芸晓博士、波士顿大学姚竹铭教授、岭南大学 Maciej Kurzynski 教授依次演讲。三位演讲者从手抄本研究、文本生成理论与数字化文本分析等领域出发,通过其在各自研究分支的前沿性思考和实践,重新审视且复杂化了作为此次会议主要材料的“文本”本身的多维性。以“文本性与元文本性”(“Textuality and Meta-textuality”)为题,本场讨论亦进一步触发了与会学者关于自身工作领域之方法论——及其内在的形象性——的反思。

会议于5月25日下午圆满闭幕,会议召集人顾一心教授在闭幕致辞中再次向所有与会学者表达了感谢,并总结了此次会议的理论特色和方法立场。岭南大学中文系与环球中国文化高等研究院将竭诚推进后续的知识交流与合作,与学界同仁一道,协力探究古典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形象世界与多维景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